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12月21日,我校7人送教团队,由副校长计卫珍带队赴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开展城乡结盟教研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是应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张旭校长的邀请开展的送教活动。自2016年蓼阳初级中学与我校签约结盟联姻以来,两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络空间连起来”的形式,开展两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蓼阳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三年来,在全县中考评比中一年上一个台阶,今年成绩更为突出,成为武山县二类校第一名,但是,学校的地理和生物学科受专业课教师短缺等先天不足影响,拖了后腿。张校长向我校多次提出请我校地理和生物学科的骨干教师去他们学校零距离、面对面现场指导和引领他们的地生学科建设。我校领导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该活动于12月中下旬开展,并且沈校长指出:“不仅要订单下菜,精选地生学科的送教老师,而且还要选其他优质学科的老师送教。要充分体现我们结盟优质校的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城乡结盟促均衡发展中,优质校的社会责任传递下去”。


上午10:00,送教活动的第一模块开始。我校地理、生物两学科教研组长李冬青、周兰玲两位老师在蓼阳初中八年级上示范课;我校英语、化学两学科周蔚玲、陈亚丽老师上九年级示范课。蓼阳初中以及武山县东片区洛门初中等四所学校的相关学科老师参加观摩。第二模块分组分学科观课后议课交流。我校上课老师结合课堂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在课后进行说课,之后与会老师广泛交流,畅所欲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体会、感受和智慧。在化学学科组研讨中,蓼阳初中的李阿丽老师连续向陈亚丽老师发问,有时还追问,把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全倒出来质询。李阿丽说她刚刚上完这节课,就来听课。比如:在实验这一环节上,自己所选用的是“明矾的结晶”,而逸夫实验中学陈老师选用的是“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和“氯化钾降温结晶”,这样,学生通过“蒸发”与“降温”的比较,对现象观察的更明显,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像点燃与燃烧,结晶和晶体的区别这些学生易错的知识点上陈亚丽老师处理的更加细腻;在整节课堂的整体把握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环节衔接很自然,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恰当铺垫,让学生拾阶而上等。

会后,她俩在交流中,李阿丽对陈亚丽说:“她这学期参加了武山县的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通过和陈老师一起研磨这节课,觉着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种方式的交流学习对她来说真是太需要了,也真及时。并要求和陈老师加成微信好友,建立长期的联系,多交流,多探讨。”
撰稿:杨尚义
编辑:范海波